售前咨询热线
18062420370
027-8156 2688
联系我们
武汉市东湖技术开发区武大园路8号武大科技园宏业楼3楼A1室
官方公众号 珈和info
官方微博 珈和遥感
关键词:
“三农”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。2020年12月29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,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。如何运用数字化力量,弥合城乡发展数字鸿沟,促进我国城乡经济的均衡发展,推动农业农村的现代化,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及首席专家赵春江,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,中国农科院信息所农业监测预警团队首席科学家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许世卫,中国人民大学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马九杰,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霍鹏博士分别作了主题演讲。
赵春江
中国工程院院士
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、首席专家
数字技术将和农业深度融合。数字技术作为变化特别快的生产力要素,它与农业融合带来的是农业的数字革命。农业的数字革命可以成为农业的第三次绿色革命。目前,农业数字革命带来两个直接性的影响,一个是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——智慧农业,以产业的升级提升为主要特征。另外一个是农业的数字经济,目前,农业的数字经济发展很快,体量不小。2019年,我国农业数字经济规模是5778亿。我们团队根据目前数字技术应用发展综合预测,2025年是1.26万亿,2035年是7.8万亿,2050年是24万亿。在后疫情时代,发展数字经济是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常典型的特征,所以我们建议农业也要把数字经济的问题作为首要问题来考虑。
信息与技术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要素。2012年我国贫困人口接近1亿,到了2020年11月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,这是我们国家发展历史上重大变化。过去很多人穷得吃不上饭,现在脱贫攻坚把我们国家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解决掉了,还是1亿人的巨大规模,这在全世界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。信息技术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一是通过信息网络把好的技术带到了贫困地区,二是通过农村电商,把贫困地区的农产品以很好的价格卖到了城里,发展了当地产业。现在脱贫攻坚的任务已经完成,按照中央十九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,接下来要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。乡村振兴涉及到经济、社会、文化、管理等各个方面。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20字方针,我们进行仔细分析,认为跟乡村振兴有关的许多因素里,政策排第一位,第二是资本,第三是技术,第四是信息。信息在未来乡村振兴中将发挥重要作用,一是促进农村地区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。二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与水平。三是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要素。四是支撑乡村发展模式创新。五是用大数据提升乡村治理能力。
从战略上考虑构建智慧农产品供应链。我们国家在农产品供应链方面和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,特别是在冷链物流水平、减损降耗等方面有很大提升空间。新冠疫情之后,正常的市场波动,也很容易造成人们对粮食和农副食品供应问题产生恐惧心理。因此,要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,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作用,基于生产大数据、加工大数据、流通大数据、消费大数据,加快布局建设“生产源头可追溯,流通过程可控制,供需平衡可保证,应急需求可响应”的智慧农产品供应链。
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。首先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。建设数字乡村必须有基础设施投资,尽管近年来,我国对农村的基础设施投入有所增加,但与城市建设投入相比远远不够。目前,新基建的投入主要还是在城市里面,从经济学的角度看,资金投入的边际效益、技术投入的边际效益在城市更为明显,但是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我们不可能实现我国全面的现代化,更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。因此,必须将农村作为我国新基建的一个重要的领域。除此之外,数字乡村建设还要围绕产业、服务、治理、文化等,进行以应用场景为核心的数字应用系统布局。
王小兵
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
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们始终瞄准农业现代化主攻方向,立足解决“谁来种地,怎么种地”的问题,数字乡村发展迈出了革命性的步伐,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效。2019年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水平达36%,较上年提升3个百分点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一是农产品电商高速发展。2019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农产品交易总额的比重已达10%。二是智慧农业应运而生。智慧农场、无人农场破土而出,消费互联网不断向产业互联网延伸和拓展。三是数字治理扎实推进。行政村“雪亮工程”覆盖率达到66.7%,“智治”正在创新完善法治、德治、自治基础上的乡村治理体系。四是信息服务加快普及。行政村的宽带比例达到98%,2019年行政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覆盖率为74%,手机正在成为“新农具”,数据正在成为“新农资”,直播正在成为“新农活”。
智慧农业与数字乡村建设的定位。一是要紧扣“三新”进行定位。“三新”是新阶段、新理念、新格局。从发展新阶段看,大数据已经成为新阶段的重要特征;从新发展理念看,全球农业进入第三次绿色革命的数字化时代;从新发展格局看,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释放消费需求潜力、更好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,都需要数字技术提供强大支撑。二是要紧扣“一个主题”进行定位。这个主题是高质量发展,对于农业来讲不要仅仅要强调质量,还要有数量。做到产量高、质量优、生态绿、效益好、竞争力强。要以信息革命推动农业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。三是紧扣“两个基本实现”进行定位。首先是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、信息化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。把“四化”比喻成一匹骏马的四条腿,如果农业现代化是瘸的,再好看的马也跑不起来。其次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四是紧扣三件大事进行定位。第一件大事,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,对摆脱贫困的县,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,在这期间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。第二件大事是农业现代化。第三件大事是农村现代化,最重要的是要让农民分享信息化发展的成果,让他们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建议。我觉得未来五年乃至十五年是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期,特别是未来五年,起好步、开好局至关重要。在这里,我建议从五个方面抓好落实,同时还要统筹发展和安全这两件大事。一是抓基础设施建设。尽管网络基础设施较好,但还要注意大数据、新基建、农业产业链的数字化,包括生产、加工、流通、销售等全过程的数字化。二是抓数字资源建设。未来数据源头最重要的是物联网,当然还有互联网的数据,数据的获取、分析、应用要打通。在日本把它翻译成“活用”,我觉得特别有意义。数据不是死的,要把它用活。三是抓应用场景建设。充分发挥大数据预测预警和优化投入要素结构两大核心功能,确保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、疫病防控、精准作业、产销对接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见到实效。四是抓智能设备建设。加大对智能装备购置和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投入力度,以此带动国产化,促进量产,降低使用成本。五是抓队伍建设。数字农业农村的发展离不开专业化、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。
许世卫
中国农科院信息所农业监测预警团队首席科学家
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
数字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。什么是数字乡村?以网络化、信息化和数字化为基础的农村社会、经济、人文、生态新形式,是客观乡村的数字存在方式。乡村一定有村庄、农田、河流等各种场景,自然乡村怎么变成数字乡村呢?我认为有四方面的内容:一是农村里的基础设施数字化,二是乡村产业数字化,三是乡村管理数字化,四是服务数字化。当然还有人的数字化。
数字乡村的关键技术。数字乡村没有独立的技术,但其中一定有支撑数字乡村建设的技术体系,数字乡村建设有大量技术需求。一是乡村数据获取关键技术。农村环境复杂,跨区域、多类型、高成本,在这样的场景下更要创建乡村数据获取方法,突破乡村数据获取关键技术。二是乡村大数据基准化处理共性技术。农村的数据是不连续的,不系统的,需要突破基本层面数据的汇聚、数据展示共性技术。三是乡村产业升级数字化技术。它的产品类型多、个性化要求高、数字化融合难,这需要我们突破一系列的生产、加工、储运数字化融合技术,包括与种植业技术、养殖业技术、资源利用和全产业链技术的融合。四是乡村治理管理数字化技术。包括一体化的应用管理系统,克服乡村管理系统碎片化问题。五是乡村服务数字化技术。建立支撑乡村各种服务的支撑数据和技术,创建各种适合农村的信息服务产品。
数字乡村建设的未来展望。一是数字乡村概念的提出一定会显著提升乡村的发展水平,缩短城乡之间的差别。地方盆景将逐步演变为亮丽风景,我们现在的示范很好看,将来的无人农场、数字农场、数字果园、数字渔场一定会涌现出来。数字农业成熟后,将来种地的人会变少,技术越来越成熟,成本也会越来越低。二是数字乡村建设任重道远。需要在顶层设计、人才队伍、思想意识、体制机制方面做大量工作。数字乡村建设要避免四大误区,认为技术能改变乡村的一切,认为有了数据就建成了数字乡村,认为数字化转型可以立竿见影,认为数字化建设只是信息部门的事情。三是未来大数据始终占有核心地位。四是下一代智能技术需要有更大突破。刚才进来时需要扫我的行程,有没有不用填写的、更好的方法呢?比如用系统自动识别语音,甚至识别地方口音,如果能做到这些,农村上亿老人就可以摆脱智能手机“困境”,从另外一种通道进入数字化社会。
马九杰
中国人民大学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
数字化发展背景下需要“轻资产”的乡村振兴模式、新型城乡融合发展机制,要用数字化手段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的均等化,同时保持城乡的功能差异化和景观差异化。农村之所以脆弱,之所以凋敝,原因在于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薄弱。但是,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,是采取传统基建方式,实施一些以“混凝土”工程为特征的基建项目,把乡村景观建设得像城市一样,还是采取新基建的方式,推进数字化基建?传统基建一方面可能遇到规模不经济问题、利用效率不高问题,特别是对偏远的、人口稀少、居住分散的农村而言,大量的、分散的实体基础设施投资可能是不经济。区域发展中依然要遵从产业集群、地理上的经济集聚规律。这样,对乡村振兴特别是偏远地区的乡村振兴带来了挑战。现在,数字化发展、数字技术赋能乡村经济社会恰恰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个机遇。可以用数字化技术手段、工具实现城乡的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、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均等化,同时又能够保持城乡功能的差异化和景观的差异化。
数字乡村发展需要协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,需要构建与数字技术相适应的生产关系,需要“数字科技创新+制度创新”的“双轮驱动”。有两个方面值得重点关注:一是数据。要完善数据制度和体系,要建立数据资源产权界定、价值评估、价值核算、交换交易和隐私保护的规范、方法,推进数据资源价值化开发,促进乡村场景的数据价值化与治理,探索合理的数据价值分配机制,推进乡村数字平台架构的投融资创新。二是数字包容。城乡之间存在数字鸿沟、区域之间存在数字鸿沟。数字鸿沟的成因有很多,如地区间、人群间数字基建的差距、数字服务供给的差距、数字化工具的可得性、数字技能和数字化工具使用能力的差别等。数据差异也是导致数字鸿沟的一个重要原因,数据在不同人群间分布不均,低收入、老龄化人群,接触数字技术、数字工具的机会少,数字痕迹也稀缺,数据覆盖少,基于数据的个性化、特色服务也少。所以,促进数字包容,需要开发针对边缘人群、地区的数字化工具,开发适合老年人、识字少的人听读、语音方面的智能工具,减少数字工具的排斥性,增加数据的包容性。
数字乡村建设需要考虑把基本性和个性化相结合。目前许多地方在推进数字乡村试点,但是数字乡村试点中也存在一些问题。一是过于笼统、“标准化”。不管是东部、西部、欠发达还是发达地区,往往是按照国家数字乡村发展的基本规定来制定方案,甚至是照搬下来的,没有将基本的规定和地方性的个性化要求有机结合,特色化不足、针对性不强。不同地方的数字化基础条件和数字化产品功能需要不一样,需要有不一样的数字化路径和模式、产品。二是太“个性化”。比如说本来是数字乡村的发展方案,只把某一个行业的电商或智慧农业作为数字乡村发展主体,体现不出乡村振兴的全面要求,和乡村治理、公共服务没有很好的结合。太标准化、太个性化对乡村振兴都不是好的事情。没有标准化,可能不利于数据采集、数据加工、使用,但是太个性化就起不到乡村振兴的目的。另外,不同地方也需要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,制定恰当的支持政策、保障机制等。
农村数字科技投融资问题。数字乡村发展也需要解决“钱从哪里来”的问题。不同地方的数字化乡村振兴投融资能力不同。贫困地区、西部地区财政不是很充裕,数字乡村发展中投资是一个挑战,数字化发展资金是短缺的。需要探讨如何把社会资本和公共投资整合起来,推进数字乡村发展投融资创新;需要探讨如何构建合理的数字乡村平台所有权结构、治理结构和利益分配模式,既可以推动企业盈利又能够推进乡村数字化发展。
霍鹏
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博士
加速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进程,构筑城乡一体数字经济大循环对于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、发展数字经济具有重大意义。一方面,国民经济增长动力加速转变,农业部门劳动力老龄化与兼业化趋势日趋显著,农药化肥等要素投入对于农业生产效率提升、农民收入增长带动效应不断减弱,农业农村需要新的增长驱动力以实现持续发展。另一方面,传统互联网增量市场人口红利衰减态势日趋显现,存量市场数字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愈发增多,进一步开拓农业农村 “下沉市场”成为中国数字经济、互联网企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的必然之选。实际上,加速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进程,构筑城乡一体数字经济大循环,既是当前以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战略发展方向,也是充分实现立足国内经济大循环,深度释放数字经济动能及信息消费潜力,以大循环促进双循环的应有之义和重点抓手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中国接连实施“宽带中国”、“数字中国”、“普遍服务”、“网络扶贫”等行动计划,取得举世瞩目成绩,逐步构建完善了农村地区的网络底层架构,并以数字化方式不断提升城乡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。这不仅为农业农村全方位、深层次数字化转型夯实了基础、创造了条件,同时也促使农村地区成为中国数字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纵深。
但是,需要注意的是,数字经济新兴产业、相关应用的自发性扩张受限于既有社会经济结构的限制,无法通过自发消解和跨越技术成本、组织成本、交易成本等方式,实现对农业农村的全覆盖。因此,这就需要政企协力持续聚焦农村与偏远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,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数字化应用的水平与能力,助力农业生产领域跨越“集成应用困境”,并加快研发“数字技能政策工具包(Digital Skills Toolkit)”,建立农村数字技能培育体系,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的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进程。
18062420370
027-8156 2688
武汉市东湖技术开发区武大园路8号武大科技园宏业楼3楼A1室
官方公众号 珈和info
官方微博 珈和遥感